- 註冊時間
- 2011-12-28
- 最後登錄
- 2021-8-19
- 閱讀權限
- 200
- 積分
- 2515
- 精華
- 125
- 文章
- 1525
      
|
誤食不知名河豚 小心河豚毒素中毒
︻記者莊惠惠報導︼近年來發生的河豚毒素中毒案件,大多是因民眾不明瞭自己吃的是有毒河豚,或吃到其他含有河豚毒素的水產品而中毒。食品藥物管理局︵簡稱食管局︶日前接獲一起民眾食用不知名魚種之﹁魚卵﹂後,出現頭暈、嘴麻及四肢麻痺等中毒症狀的案例,這已經是由去年到今年4月16日止所發生的第5例個案了。
衛生局長鄭鴻藝表示,經魚種鑑定為兇兔頭魨︵Lagocephalus sceleratus︶,兇兔頭魨是屬於四齒魨科,俗名有糯米規︵基隆︶、烏規或規王︵高雄︶、麵規︵澎湖︶及仙人河魨等,成魚體長可達1公尺以上。河豚的毒性有種別、部位、個體、地域和季節性的差異,海水河豚種類的卵巢、精巢及肝臟均含有高量的河豚毒素。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,即使高溫烹調也無法破壞,若誤食中毒,目前尚無解毒劑。主要中毒症狀有嘴麻、手麻、暈眩、頭痛、嘔吐、複視、無法發聲等,潛伏期約10分鐘至數小時,嚴重者將危害生命。
鄭局長呼籲,切勿購買及食用不知名或來路不明的魚類等水產品,如果食用水產品後感到舌頭麻痺或苦辣,應立刻吐掉,並以清水漱口,直到不適感消失為止。若症狀未改善,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飲食內容,並保留吃剩的檢體,以利正確診斷及治療。
http://blog.xuite.net/penghu.dialy/blog/59888609 |
|